選對題目遠比努力更重要:我經營過一堆「不賺錢」自媒體後的建議

你喜歡的事情不一定會帶來收入,並不妨礙你喜歡他。當你試著做好,你從中獲得的收益只是結果而非目標。也許過去被視為沒有賺頭的事情,正因你與眾不同的狂熱而開始有收入也不一定,你在其中的投入也不會就此白費。

自媒體能否賺錢,短影音能否賺錢,Thread 是否有商業價值?好像每次出現新媒介就會吵一次這個問題。

先說說我的經歷,我經營過兩萬人的行銷社團,每周產出內容,當年跟上了 FB 社團起飛期,甚至嘖嘖有來談是否要做成訂閱式集資,我沒賺到錢。我是台灣最早開始做 Podcast 的一批人,享受了早期紅利,Podcast 起飛後,我同樣沒賺到錢。我是台灣 Medium 寫作圈最早投入的一批人,當年也算榜上有名,仍然沒賺到錢。

其他例子多不勝數,別人的成功無法複製,但我想從豐富的「沒成功」角度分享我的觀察。請注意,我並沒有覺得自己過去沒賺到錢的經營就是一種「失敗」,但我們先從為何無法賺到錢開始聊起吧。


內容的選題一開始就決定收入量

我之前任職的公司在做創作者變現,因此能接觸到大量能夠真的靠社群經營賺到錢的創作者。清一色能賺到大錢的都是「投資理財」、「技能教學」、「履歷模板」之類的東西。但要注意,這些內容會賺錢,並不是因為他跟上了短影片或任何特別的時代紅利,而是因為「這些內容本來就是值錢的技能或稀缺資源」。

過去人們去補習班找名師補這些技能,只是今天換成更能夠規模化的線上商品而已。這些人無論當講師或是當員工都很優秀,只是他們選擇將專業與熱情投注在自媒體,且他們大多都高度自律比上班還累。

就跟所有市場機制一樣,如果人人都會,或是輕鬆就能做的東西就不值錢。當然其中也有少數例外,例如賣色,消費者有極高的購物衝動和對內容水準無限的包忍度。還有更不講理的,例如純粹的外表優勢、人格魅力或表演天分,造就做同樣的事,有些人就是特別受歡迎。

你做的題目能承擔商業合作嗎?

除了內容本身的價值外,你做的題目是否有能力承擔商業合作也很重要,例如有些人很會做搞笑內容流量很高,但觀眾完全不想看商案,除非你能把業配拍得很有趣。

而某些類型則天生就契合幾乎所有消費型商品的業配,例如分享情侶生活、親子生活這類的圖文 IG,甚至可以把業配當成生活的素材來賣。

選題在很多時候甚至比粉絲量更重要,以我自己的頻道為例,我的 YT 只有快 4000 訂閱,做的是超冷門的音訊介面開箱,但我現在幾乎每支片都是產品合作商案。原因是一般的 3C 大台沒興趣開這些東西,因為他們不懂、解說起來又麻煩,也只有專業工作者在買。不像小相機、手機配件那樣只要照著廠商稿子念先出片就流量飛天。

因為只有我在做,廠商能找的人也只有我,我家已經堆滿了廠商寄來,這輩子都用不完的錄音介面產品。因為搶占了利基市場(niche market),並受到 Youtube 近年演算法偏向推播興趣內容削減大台流量的時代紅利,目前活的還不錯。

你的客群消費力

此外你選擇的內容先天也決定了觀眾的消費能力,例如投資理財客群只要 200 個鐵粉訂閱開課就能吃飽,或是觀眾都有基本的消費購買力;藝文類幾萬粉可能都還是只能拿到公關書、公關票之類的小禮品。

此外還有一件事挺寫實,人會不自覺被類似理念、社群階層、興趣圈的人吸引,因此除非你有特別的技能或優勢,不然你的粉絲大多可能跟你自己的收入水平差不多。就像能聊買房的人,最少也要買過一間房吧?觀眾也大部分都是對買房有興趣或至少想要買房的人。

爆紅 1 次是幸運,能產出 1000 次穩定紅才是專家

社群上永遠的鐵則,就是努力不一定等於報酬。

攝影超美,器材超貴,但流量只有一點點的台多的是;相反的手機拍的粗糙、Canva 免費板作圖就超高流量也大有人在。極精緻與極粗糙的成功者是同時並存的。

產出一篇爆紅內容不稀奇,但要能產出 1000 次內容並維持在同樣水準這行飯才吃得下去。因此無論你要投注多少心力,得以馬拉松的耐久戰來考量你的產出,不然你很快就會疲乏。這並沒有一定標準,YT 上也有影片不到20支訂閱就幾十萬的台,因為每支都是高成本高技術達到標竿。

因此這也關乎「選題」,為什麼投資、新聞時事、影評、語錄、奇事說片之類很多人做,因為你永遠不缺素材。

大到別人無法進入,或是小到可以無限產出

當你已經小有成果,想要更認真經營的時候,大家都會面臨到一個問題:自己做還是養團隊?

自己做的優點是利益全拿,缺點是個人產能終究有限,一開始就得確定你的產出方式效益得非常高,且觀眾都能接受。例如 IG 上固定模板的語錄、Cheap 的歷史說書只用靜態圖、叉雞只要錄音跟拼貼別人的新聞素材。

而團隊的好處是能做的企劃變大,堆高內容製作速度與他人進入的門檻,缺點就是你得開始當老闆,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在燒錢,且不能輕易下車。團隊打仗台灣已經太多例子就不一一列舉了。

個人與團隊的抉擇幾乎就是想盡辦法小而精緻或大而鋪張,夾在中間當內容中小企業都會非常痛苦。

自媒體的初衷是賺錢嗎?以及你為什麼要花時間做?

我覺得如果只談能否賺錢,自媒體確實可以賺錢,且自媒體是不分階級,都有機會翻身的低成本創業,但並不是你想賺錢就能馬上賺到,且有許多題目先天上就是沒那麼賺。

最近我的朋友韜誠寫了一篇叫做「多巴胺職業」的文,我覺得寫得非常好。有些事情注定只適合當副業,且熱情並不一定帶來收入,這是很寫實的觀察。且就算選題對了,你投入經營的順序與時機也可能導致成果天差地遠。

可能有人會想:那我們就放棄不做這些題目,大家都去做投資理財或賺錢的類別就好了啊?抱歉,現在投資理財已經有一堆大咖了排不到你,除非你能交出一個驚人的故事來吸引群眾例如 30 節約男子

但請先別急著絕望,其實我覺得大家都想太多了,且對於自媒體一定要馬上賺到錢有著過高的執著。社群的本質是分享與樂趣,很多「賺錢」的題目也可能是從一個「不賺錢」的無聊小事開始的,重點是你擅長在這個領域做到獨一無二

例如到處問路人收入的 Itsdanielmac 就只做快速街訪這件事,怪奇事務所之前沒人想過分享冷知識也能帶業配。在台灣的外國人很多最初只是單純分享以外國人的身分看台灣很有趣,現在「在台外國人」幾乎已經變成一種特定類型的內容產業。

自媒體不是考試,你不需要追求一定要做的跟別人一樣好,你可以去玩去試各種不同的路線,觀眾唯一的共通點就是想看又新又有趣的東西。

以我自己來說,我當初會做器材評測純粹是個意外,因為當時我買器材找不到真實的評測都是業配踩了很多雷。覺得為什麼台灣都沒有像是 Podcastage 或是 Senpai Gaming 這樣測的詳細又能推廣產品的頻道才跳下來做。我也沒有任何專業錄音背景,但我自認是個還蠻認真的消費者。

獲得器材的贊助對我而言只是讓頻道能繼續開箱的一種方式,但我的初衷還是幫助那些當初跟我一樣的人。但這種很單純的投入,反而是各種刻意經營以外,為我帶來最多收益的。

保持對自己的客觀評價

上面講了很多投入自己所愛的熱血論,但你的內容好不好是觀眾決定的。從企劃、創作手法、宣傳永遠都有優化的空間,你不能只是把東西丟出來然後每天抱怨我這麼好為什麼沒人看。

觀眾跟創作者非親非故,因此很常會有尖銳的批評或意見,但能從中找到對自己的客觀評價是很重要的。有沒有努力是很主觀的事情,但有沒有人分享、觀看數據都是很直接的參考。

我以前在做前線做社群行銷時,在公司內部的標準就是今天我們做了一個內容,同事願不願意主動分享。如果要各種拜託情勒對方才願意分享然後活動過了馬上刪掉,這個案子以觀眾的角度來說絕對很爛。

相反的,如果今天你只是分享你做的部分內容,就被朋友們轉爆了,那就表示這是人們想看的東西。

如果你正糾結於「為什麼我做這麼努力都沒人看或沒成果」,除了上面提到的選題問題外,也可以用這種方式檢視一下自己的內容。或是最簡單的,看看跟自己興趣類似的親友都在社群上看甚麼,你的內容有跟這些東西具備同等的吸引力嗎?


最後我希望大家能看開點,你喜歡的事情不一定會帶來收入,並不妨礙你喜歡他。當你試著做好,你從中獲得的收益只是結果而非目標。也許過去被視為沒有賺頭的事情,正因你與眾不同的狂熱而開始有收入也不一定。就算沒賺到錢,你在其中的投入也不會就此白費。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開始說,我並沒有覺得自己過去沒賺到錢的經營就是一種「失敗」。過程中從中得到了很多技能、很棒的粉絲群體。甚至我覺得我很幸運,因為有節目存在,我跟另一位主持人 Woffy 的友誼才能在大學後不斷延續,並因此認識了很多很棒的合作夥伴。

黃仁勳曾說他如果繼續在 Denny’s 打工,一定會變成有史以來最棒的店長;PewDiePie 也說過即使後來獲得了巨額流量和財富,但他仍然非常熱愛當初在路上賣熱狗的工作。只是他們後來用同樣的熱情在時代下選擇了自己擅長的工作,且他們的選擇在當初並沒有那麼被看好,人們只是用後來的成功推論他們當初的選擇看起來很合理。

你現在的熱情不一定賺錢,但如果沒有熱情,你可能在賺到錢之前就已經磨耗殆盡。

尼爾
尼爾

當初因為連續兩次買錯 Podcast 器材,氣到踏入器材評測的火坑,在短影音時代仍製作著說明書般的長片。Podcast 節目尼爾喝牛奶主持人,因為興趣嘗試過直播、寫文,目前 Podcast 與 YouTube 都還有在更新。